查看原文
其他

宫廷娱乐|名角儿来了!

杨永占 皇史宬 2020-08-23

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,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九清宫里好戏连台,四喜班、义顺和班、福寿班、小鸿奎班、三庆班、宝胜和班接连献艺。

(内容来源《清宫昇平署档案集成》第四十二册光绪二十三年差事档)





    普天同庆    


看戏,是清宫帝后生活中一项很重要的活动,既可满足自身消遣娱乐的需要,又可借此笼络亲贵廷臣与外藩使节。清宫设有升平署专门承应戏曲演出。到了清末,由于慈禧太后偏好京剧,她把宁寿宫的太监们组织起来,成立了一个“普天同庆”班,宫中有庆典时承应演戏。

❖ 升平署花名

太监演戏在剧目、唱腔、演出水平上都有一定的局限,时间长了,难以满足以慈禧为首的宫中戏迷们的要求,于是便挑选民间名角儿进宫演戏,凡享有盛名的演员,无一例外都被召到宫内承应戏差。如 “新老生三杰”谭鑫培、孙菊仙、汪桂芬,旦角演员王瑶卿、陈德霖,小生演员徐小香、朱素云,老旦龚云甫、谢宝云,武生杨月楼、杨小楼,花脸钱金福、金秀山等都曾常年供奉内廷。

❖ 杨小楼戏剧照





    无生不谭    


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“日记档”中详细记载了升平署挑选民籍演员入宫应差的情况:

光绪十二年(1886年)二月十五日,挑选李燕云(武旦)、李连重(净)、孙菊仙(老生)、时小福(旦角)入宫。

光绪十四年(1888年)十一月初七日,挑选杨月楼(老生)、王桂花(小生)入宫。

光绪十六年(1890年)五月二十五日,挑选谭鑫培(老生)、孙秀华(老生兼丑角)、陈得霖(青衣)、罗寿山(丑角)入宫。

光绪三十年(1906年)十一月十五日,挑选杨小楼(武生)入宫。

由于众多名伶分散在不同戏班,所以当时民间名气较大的三庆班、四喜班、同春班、春台班、玉成班等经常有进宫演戏的差使。著名老生演员谭鑫培嗓音高亢,慈禧非常爱看他演的戏,宫内很多太监演员纷纷效仿他,一时间,“无生不谭”成为时尚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谭鑫培和杨小楼多次奉旨在宁寿宫、颐年殿、纯一斋、颐乐殿中演戏。从正月初八日到十月十五日,10个多月里谭鑫培演了69出戏,杨小楼演了140出戏。

❖ 伶人姓名棋子



    面黄无须    


演员入宫演戏,要执有腰牌,腰牌上刻有人名、年岁、相貌。升平署档案中有近三十册腰牌档,记载民籍演员或为演戏岀入宫门的人员领取腰牌的情况。如谭鑫培的腰牌上刻有“谭鑫培,四十二岁,面黄无须”,孙菊仙的腰牌上刻有“孙菊仙,四十七岁,面黄无须”。

按照规定,腰牌只准本人使用,不得转借。腰牌每三年更换一次,旧腰牌照例上缴。纸质门照也同腰牌作用相当,清末著名老生演员汪桂芬、花脸演员侯俊山、青衣陈得霖使用的门照都保存了下来。

谭鑫培等一批京剧名角儿入宫演戏,除有固定的月银粮米收入外,每次演出结束都或多或少赏有银两,这对演员的生活补贴有不小的帮助。

❖ 光绪二十三年《花名档》载戏曲演员的收入

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十月初十日,是慈禧的寿辰,内务府奉旨传福寿班、义顺和班、三庆班、四喜班、宝胜和班、玉成班进清宫演戏用的道具宫演戏。从十月初一日至十月十五日,颐乐殿里好戏连台。演出结束,应差人员从内务府总管、民籍演员到各处匠役等三百余人都获得了不同数额的赏银。谭鑫培等16位著名演员每人获赏银30两,是个人获赏银的最高数额。

❖ 慈禧寿辰当天四喜班承演剧目单





    祸从口出    


俗话说伴君如伴虎,民间戏曲演员入宫演戏风光之余也需时时谨慎,防止“祸从口出”。旦角演员孙怡云在宫里演《玉堂春》,一句“羊入虎口有去无还”的唱词,惹恼了属羊的慈禧,当即把他轰出宫去,孙怡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。谭鑫培在宫中庆典时演《战太平》有一句唱词是“大将难免阵头亡”,他灵机一动,临时改为“大将临阵也风光”,受到慈禧的重赏。


 戏本《雁门关》

京剧名角儿进宫演戏,与宫廷特有的条件相结合,又受到清宫严格的管理,这从一个侧面推动了戏剧表演规范和体系化,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力,提高了演员们的艺术水平,使京剧表演在唱念做打各方面变得更加圆熟和精巧,客观上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。

版权声明:本号文章、档案插图、音视频等版权均归“皇史宬”公众号(ID:mingqingdangan)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转载!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!

近期文章:

☆ 一篇被伏尔泰点赞的中国皇帝诗赋
☆ 开放迎新|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再向社会开放10万件清代刑科题本
☆ 清代保镖
☆ 清朝修筑长城吗?



责任编辑:海  鑫   美术编辑:丁  威


投稿信箱:HSC1925@126.com


过年一起看大戏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